3月7日,金屬銅商場呈現出穩步上漲的態勢。滬銅主力2404合約上漲0.67%,價格攀升至每噸69,500元,盤中一度觸及69,580元,創下了自2月1日以來的新高。與此一起,倫敦金屬交易所(LME)三個月期銅價格也微漲0.1%,至每噸8,586美元,顯現出全球銅價的一起上漲趨勢。這一漲勢的背后,既遭到我國進口需求回暖的推動,也獲益于美國未來可能降息的預期。
從數據上看,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,其進口需求的回暖為銅價上漲供給了有力支撐。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現,今年前兩個月,我國進口了90.2萬噸未鍛軋銅及銅材,同比增加2.6%。一起,1-2月銅礦砂及其精礦的進口量也達到了465.8萬噸,較上年同期微增0.6%。這些數據顯現出我國銅商場的穩定需求,為銅價的上漲供給了堅實的基礎。
另一方面,美國可能在未來幾個月降息的預期也為銅價的上漲供給了動力。FED主席鮑威爾的表態引發了商場對未來貨幣政策的關注,投資者對降息的預期增強,進而影響了金屬商場的投資心情。降息意味著資金成本的降低,這將有助于提升商場的流動性,進而推動銅價的上漲。
此外,洋山銅溢價的上漲也進一步印證了我國進口銅需求的改進。這一改變不只反映了我國銅商場的活潑程度,也預示著未來銅價的進一步上漲空間。跟著我國經濟的繼續復蘇和產業晉級的推動,對銅等工業原材料的需求將繼續增加,這將為銅價的上漲供給長時間支撐。